0755-82908211 info@sensorstech.com 耐特恩网站
Case 行业快讯
来源:
NASA希望利用太空碎片传感器,来了解绕地球轨道运行的尘埃大小的微碎片的情况。有了这些传感器数据,科学家就能确定这些微碎片的轨道,从而为它们的来源提供线索。通过精确估计微碎片的数量,科学家能推断并预测大于1毫米且小于10厘米的物体的数量。  NASA利用先进传感器研究太空中的微型垃圾  好莱坞大片《地心引力》曾经描绘过太空垃圾可能造成的最糟糕情形  美国宇航局NASA希望利用太空碎片传感器(SDS),来更多地了解环绕地球轨道运行的尘埃大小的微碎片的情况。近日,该传感器计划于由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发射的货物飞船,运送至国际空间站。  利用地面雷达,美国空军正在持续追踪约2.3万件比棒球大的空间碎片,从而使人造卫星操作者可以通过机动避免与之发生碰撞。但人们对于更小的空间碎片知之甚少。  在国际空间站的一扇窗户上发现的一块7毫米宽的小碎片  SDS将研究高速运动的小于1毫米的物体,它们仍然会造成真正的伤害。如果一颗卫星在轨道上运行10年或15年,那么这些小擦伤就会通过破坏传感器或磨损材料,从而对卫星产生影响。  NASA之前曾通过检查航天飞机的窗户和散热器,来研究微碎片。这些微小的冲撞使返回地球的航天飞机产生了凹痕。一次详细的地面检查可以估算出撞击它的物体的大小,但是从中能得到的信息比较有限。  微型碎片的精细影像  在安装到国际空间站后,新的传感器能够更好地处理真实的微碎片信息。据了解,SDS上的1平方米探测器,包含一层嵌入在细线网中的薄薄的传感器。当微碎片撞击到SDS的表面时,它会破坏许多此类的电线,这与颗粒的大小有关。对于下方传感器层的破坏,为摸清颗粒的速度和轨迹提供了信息。后面的背板将测量撞击的强度,从而帮助科学家估计物体的密度。  有了这些数据,科学家就可以确定这些微碎片的轨道,从而为它们的来源提供线索。例如,一条椭圆轨道表明,一个颗粒是一种天然的微流星体;而一条圆形轨道则...
发布时间: 2017 - 12 - 22
来源:
现在手机圈最火的设计莫过于全面屏,特别是三星和苹果加入后,整个产业链发展更为迅速,但是虽说各家都在狂推全面屏手机,但如何摆放指纹识别却是个问题,前置、后置、侧边都很突兀,所以屏下指纹才是最完美的选择。昨天,Synaptics正式发布了全新指纹传感器ClearIDFS9500,其最大的亮点就是,屏幕不需要开孔,传感器嵌入屏幕后,直接能感知用户的指纹,然后解锁进入手机。从Synaptics实际展示技术细节看,FS9500直接封装在OLED显示屏模组中,厚度被控制在1.5mm内,同时传感器在指纹识别上,也进行了更高级别的安全检测,借助TLS、AES、ECC加密,可以将所有复制品拒之门外。所以,屏下指纹跟全面屏才是天生一对,现在两者都已经齐活了,那么首发机型会是谁呢?昨天Synaptics曾透露,首款搭载FS9500指纹传感器的手机,将在今年1月的CES上亮相,而它到底会是谁呢?首先肯定不会是三星S9,因为这款手机是在2月的MWC上亮相,而有消息人士透露,首发机型会是一家国内手机厂商,不出意外会是vivo。其实vivo之前一直都在屏下指纹技术研发上投入了大量精力,所以他们首发也不会让人感到意外。大家期待首款配备屏下指纹的手机吗?
发布时间: 2017 - 12 - 20
来源:
为了贯彻中国制造2025等战略,工信部于2016年4月启动了《智能传感器产业三年行动指南(2017-2019)》的编制工作,于2017年11月20日正式印发,必优传感网第一时间收录并分享。主要内容《指南》指出,智能传感器是指具有信息采集、信息处理、信息交换、信息存储功能的多元件集成电路,是集成传感芯片、通信芯片、微处理器、驱动程序、软件算法等于一体的系统级产品,是决定未来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核心与基础之一。顺应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崛起,传感器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和跨国企业布局的战略高地。我国传感器由于起步较晚,目前面临有效供给不足、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生态不健全、科研生产与应用协同等问题。据多位国产手机、机器人等行业人士介绍:“目前国产传感器薄弱,我们产品需要的传感器几乎全部依赖进口。”总体目标规划到2019年实现传感器产业取得明显突破,智能传感器产业规模达到260亿元,其中主营业务超过10亿元的企业达到5家,超过1亿元的企业实现20家。微机电系统(MEMS)工艺生产线产能稳步增长。为了实现产业突破,工信部在《指南》中规划了通过核心技术攻关工程推动传感器产业向中高端升级,设立智能传感器创新中心推动技术、人才、工艺全面提升,并且启动产业链升级工程三项专栏工程完善产业生态布局。此外,在保障措施中,《指南》规划利用现有财政资金渠道,发挥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及地方性产业基金的撬动作用,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智能传感器产业,加大对智能传感器产业扶持力度。不过,根据此前预计,2019年我国智能传感器市场规模将达到960亿元,如果国内产业规模达到260亿元,仍然有73%市场需要进口,智能传感器产业仍然任重道远。四大主要任务(一)补齐设计、制造关键环节短板,推进智能传感器向中高端升级。主要是开展设计、制造、封测和集成技术研发,强化前沿技术战略布局。开展核心技术攻关行动。在智能传感器设计...
发布时间: 2017 - 12 - 20
来源:
据韩国先驱报报道,三星 Galaxy S9 系列将采用升级过的虹膜传感器,成像精度从目前 S8 系列采用的 200 万像素提升到 300 万像素,用户通过虹膜识别解锁的速度和准确度将大幅度提高,解锁时间有望减少到 1 秒以内,即便用户佩戴眼镜都能够解锁手机。 虹膜识别到底是怎样一种技术?要解密虹膜识别,首先要了解什么是虹膜。虹膜是眼睛外部调节瞳孔大小、控制进入眼睛光线数量的肌肉,它是基于褪黑素的数量形成的眼睛的有色部分。虽然虹膜的颜色和结构与基因有联系,但细节部分是不同的。胚胎过程中形成了紧密和折叠的虹膜组,出生前瞳孔张开发生变质,形成随机的独一无二的虹膜模式,因此虽然基因相同,每个人的虹膜结构也是不同的,这使得它可以应用于身份识别。虹膜识别技术是通过拍摄人眼的虹膜来进行身份的确认,是一项基于生物特征的身份认证技术,也被称为生物安全技术。虹膜识别因其高安全性和便捷性成为了近年来众多领域炙手可热的身份验证技术。 那么,手机终端的虹膜识别是如何实现的?首先要将微型虹膜模组集成至手机,模组主要由CMOS图像传感器、专用微型光学镜头、红外滤光片及外部结构件组成(如图1 )。图1该虹膜识别模组的图像传感器由目前通用的彩色图像传感器改进而成,提高了红外部分的感光能力,搭载了专用的虹膜识别镜头,可以在25cm~60cm的范围,实现虹膜图像的采集。 而虹膜识别的核心在于虹膜识别算法技术。总的来说,虹膜识别算法通常包括虹膜图像质量评估,虹膜区域定位(包含粗定位和精定位),虹膜预处理,虹膜特征点提取,虹膜模板生成,虹膜模板匹配等算法处理过程。图2图3当从手机摄像头获取到图像后,首先对采集到的图像进行初步质量评估,评估图像的清晰度,亮度,运动模糊,聚焦度等基本参数,如果图像不满足质量要求,丢弃继续获取下一幅图像。图像满足要求则进入虹膜区域定位,先进行粗定位得到虹膜的...
发布时间: 2017 - 12 - 13
来源:
当我们从汽车挡风玻璃向外观看时,和汽车摄像头的观看方式是完全不同的。人脑的内部运行会改变看到的东西,让细节在图像中心位置突出显示,同时又会注意边缘,留意危险点。路易斯·杜桑(Luis Dussan)认为,自动驾驶汽车也应该具备同样的能力。杜桑创办了一家名叫AEye的创业公司,它正在开发一种新型混合传感器,尽可能让汽车“视力”达到人类的水平。设备包含固态激光传感器、低光摄像头、芯片,可以运行嵌入式AI算法,根据硬件的使用方式重新编程。这样一来,系统就可以判断,看看自己应该优先观察哪些位置,让视野更精准。杜桑是AEye的创始人、CEO,他与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诺斯罗普格鲁曼(Northrop Grumman)、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合作。最开始时,杜桑只是想开发AI技术,提高汽车的自主驾驶能力,但是很快他们就发现市场上的传感器传输的数据很有限,不够用。杜桑解释说:“我们意识到自己必须开发自有硬件,于是就动手了。”大多自动驾驶汽车使用激光雷达传感器,激光碰到附近的目标物就会反弹,从而给环境绘制精准的3D图像。市场上最好的商用激光雷达传感器是Velodyne制造的,它是机械传感器,最多拥有128条堆叠激光,可以覆盖汽车周身360度的空间。虽然传感器很好,但是机械设备也有一些问题。第一个问题,太贵。第二个问题,灵活性不够,因为激光要按预定角度发射。汽车观看天空时捕捉的细节和观看高山时是一样的,如果汽车在城市中低速行驶,传感器可能看得太远,它没有办法调整。最好的替代技术是“固态激光雷达”,用电子设备快速调节激光束,来回调整,让效果达到机械设备的水平。许多企业都在开发固态激光雷达技术,因为它们可以降低组件成本。最终传感器的价格可以降到100美元,但是只能扫描规则、不变的矩形网格,输出的数据不标准,汽车高速行驶时用不上。AEye使用固态设备的方法不太一样,它对设备编程,...
发布时间: 2017 - 12 - 13
0755-82908211 info@sensorstech.com 耐特恩公众号
友情链接:    必优  |  必优网  |  华创测试  |  多分量传感器  |  力传感器  |  压力传感器  |  扭矩传感器
Copyright © 2022 深圳耐特恩科技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
ignore
5
电话
    ignore
6
二维码
    ignore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