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55-82908211 info@sensorstech.com 耐特恩网站
Case 公司新闻
来源:
海洋浮标,是一种投放在相关海域中兼具观测和测量作用的信息采集设备。浮标主要是利用自身所携带的各类传感器,来获取周围海洋环境中的相关数据,包括海洋水文、气象等几十种参数。在大多数的海洋浮标中,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以自行供电,从而实现全天候、不间断的测量。这些测量数据能帮助人们研究和认识海洋,对人类开发和利用海洋具有重要意义。但在此之前,确定浮标的实时测量位置及变动情况是第一步,因此,在大多数的海洋浮标中,搭载GPS模块是必不可少的,而GPS模块往往需要搭配电子罗盘使用。电子罗盘的前世今生电子罗盘,也叫数字罗盘、数字指南针,是利用地磁场来定北极的一种方法。电子罗盘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3世纪战国末期的司南与唐宋时期的指南针。之后,经过发展演变成把方向刻度盘和磁针连接在一起转动的磁罗经。随着先进工艺的发展,现在一般采用磁阻传感器和磁通门加工而成的电子罗盘。电子罗盘是导航系统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广为使用的是三轴捷联磁阻式电子罗盘,这种罗盘具有抗振性、航向精度较高、对干扰场有电子补偿、可以集成到控制回路中进行数据链接等优点,因而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机器人、航海、车辆自主导航等领域。电子罗盘的工作原理 电子罗盘可以分为平面电子罗盘和三维电子罗盘。平面电子罗盘要求用户在使用时必须保持罗盘的水平,否则当罗盘发生倾斜时,也会给出航向的变化而实际上航向并没有变化。虽然平面电子罗盘对使用时要求很高,但如果能保证罗盘所附载体始终水平的话,平面罗盘是一种性价比很好的选择。三维电子罗盘克服了平面电子罗盘在使用中的严格限制,因为三维电子罗盘在其内部加入了倾角传感器,如果电子罗盘发生倾斜时可以对罗盘进行倾斜补偿,这样即使罗盘发生倾斜,航向数据依然准确无误。有时为了克服温度漂移,罗盘也可内置温度补偿,最大限度减少倾斜角和指向角的温度漂移。三维电子罗盘由三维磁阻传感器、双轴倾角传感器和MCU构成...
发布时间: 2020 - 01 - 02
来源:
尊敬的耐特恩用户:    您们好!结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20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和公司的具体运营情况,耐特恩2020年元旦节放假安排时间如下:    1.元旦节放假时间安排为2020年1月1(共1天),2020年1月2日(星期四)正常上班。    2.在放假期间,耐特恩的运营工作会有所延迟,会顺延至节后再进行,用户如果有紧急重要的事情可直接通过电话联系销售工程师,或者发送邮件到info@sensorstech.com,我们节后将会第一时间处理您们的需求。    因此给您们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再次感谢您们对耐特恩的支持和信任。    耐特恩祝您们元旦快乐,幸福安康!    深圳耐特恩科技有限公司  2019年12月31日
发布时间: 2019 - 12 - 31
来源:
近年来,物联网的规模应用让人们越来越多地感受到它给生活带来的变化。有数据表明,到2020年,全球将有260亿台物联网设备,市值将达3000亿美元,未来有望达到万亿美元级别。根据PROGRESS的调研报告,物联网关键战场将逐渐从可穿戴、运动/健康转为智慧医疗、智慧城市和车联网。为此,本报推出物联网应用系列报道,从多个维度探讨物联网的应用场景。智慧城市的理念就是把城市本身看成一个生态系统,城市中的市民、交通、能源、商业、通信、水资源构成一个个子系统,这些子系统形成一个普遍联系、相互促进、彼此影响的整体。借助新一代的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通过感知化、物联化、智能化的方式,将城市中的物理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社会基础设施和商业基础设施有机连接起来。传感器作为物联网感知系统的关键部件,伴随着智慧城市及物联网建设的如火如荼,再一次被推上风口浪尖。智慧城市催生传感器产业千亿级市场智慧城市的出现是基于2008年IBM提出的“智慧地球”理念,随后引发了智慧城市建设的热潮。中国智慧城市的发展是城镇化发展与新技术革命共同碰撞的结果。从长期来看,中国城市巨大的存量治理和精细化发展需求意味着智慧城市建设存在巨大潜力。截至2018年,中国智慧城市市场规模增长至7.9万亿元,预计2019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0.5万亿元。2016—2021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60%,预计2021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8.7万亿元。智慧城市的基本要求是城市当中物物相连,每一个需要识别和管理的物体上,都需要安装与之对应的传感器。随着智慧城市及物联网建设的大力推进,传感器产业将会形成一个千亿元级的市场,在智慧能源、智慧交通、智能安防等城市生活各个领域,相关智慧城市的实质性建设与试点规划工作已经在逐步展开。传感器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发挥关键作用1.智能安防助力智慧城市建设。智能安防的几大类产品都应用到了传感器技术。例如,监控摄像中C...
发布时间: 2019 - 12 - 30
来源:
据外媒报道,12月24日,麻省理工学院的工程师设计了一种常规超声成像的替代方法,这种方法不需要与身体接触,可用于无法忍受探针进入身体的患者,如婴儿、烧伤患者或皮肤敏感的患者。在扫描志愿者前臂的试验中,研究人员能够观察到皮肤以下约5厘米处常见的组织特征,如肌肉、脂肪和骨骼。这些图像与传统的超声波相当,是使用聚焦在半米外的远程激光产生的。由于声波比光传播到体内的距离要长,因此研究人员首先研究如何在皮肤表面将激光束的光转换成声波,以便在体内成像更深。该团队选择了1550 nm激光器,该波长很容易被水吸收,并且对眼睛和皮肤都是安全的,有很大的安全边际。由于皮肤主要由水组成,因此研究小组认为皮肤应有效吸收该波长,并且它会随着反应而升温和膨胀。当它振荡回到正常状态时,可以预期皮肤会产生通过身体传播的声波。研究人员用一个1550nm的脉冲激光产生声波,用另一个调谐到相同波长的连续激光远程探测反射声波,验证了这一想法。第二个激光是一个运动探测器,它测量了声波从肌肉、脂肪和其他组织反射到皮肤表面所引起的振动。反射声波产生的皮肤表面运动引起激光频率的可测量变化,通过对全身激光进行机械扫描,研究人员能够在不同的位置获取数据,并生成该区域的图像。一种新的超声波技术利用激光在皮肤下产生图像,而不像传统的超声波探头那样与皮肤接触。新的激光超声技术被用来产生一个人类前臂的图像(左),这也是使用常规超声成像(右)。由X.Zhang等人提供。研究人员首先利用这一新的装置,将金属物体嵌入一个类似皮肤含水量的明胶模具中进行成像。他们用商业超声探头对同一明胶成像,发现两幅图像相似。然后,他们对切除的动物组织(在本例中是猪皮)进行成像,发现激光超声可以区分细微的特征,如肌肉、脂肪和骨骼之间的界限。最后,研究小组利用麻省理工学院人类实验委员会批准的方案,在人类身上进行了第一次激光超声实验。在扫描了几名健康志愿者的前臂...
发布时间: 2019 - 12 - 27
来源:
可连续测量一个人的血糖,心率和其他生理状况的微小皮下植入物是现代医学的圣杯。新加坡国立大学(NUS)的一组研究人员最近取得了巨大的飞跃,使这一梦想更加接近现实。他们开发了一种新的无线读取器,该读取器对传感器读数的微小变化非常敏感,因此可以创建亚毫米级的微型传感器,其体积很小,可以注入到皮肤下。当前使这些微型传感器小型化的努力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技术限制的阻碍。这些传感器太小,无法由电池供电,因此它们需要将传感器读取器放置在它们附近,以利用磁场不断检测诸如化学或压力变化之类的信号。为了使阅读器能够理解信号,传感器必须足够大以在阅读器中产生强信号。到目前为止,研究人员还无法创建低于1毫米的可行微传感器。国立工程学院电气与计算机工程系和国立大学健康创新与技术学院的国大团队在助理教授约翰·何(John Ho)的带领下,通过校准无线阅读器的工作,开发了一种测量信号的新方法在一个特殊的时刻。这是一种特殊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读取器对附近的物体变得极为敏感。结果是,新的读取器非常灵敏(比现有读取器灵敏三倍),甚至可以读取亚毫米微传感器发出的微小信号。该团队开发了一种读取器的工作原型,该读取器可以在使用注射器植入皮肤下的同时读取直径为0.9毫米的微传感器。在实验室实验中,阅读器能够通过检测无电池微型传感器的细微运动来监视呼吸速率和心率。
发布时间: 2019 - 12 - 25
840页次10/168首页上一页...  567891011121314...下一页尾页
0755-82908211 info@sensorstech.com 耐特恩公众号
友情链接:    必优  |  必优网  |  华创测试  |  多分量传感器  |  力传感器  |  压力传感器  |  扭矩传感器
Copyright © 2022 深圳耐特恩科技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
ignore
5
电话
    ignore
6
二维码
    ignore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