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55-82908211 info@sensorstech.com 耐特恩网站
Case 公司新闻
来源:
图片来源:林肯大学英国工程师研发出了首个3D打印、传感器操控的假肢,并且专为两岁以下的幼儿设计。这款轻巧的假肢配有柔软的抓握手指,臂带装有传感器,可以检测肌肉自然传导的电信号。使得幼儿能够像自然手臂一样握住和拿起物体。虽然肌肉刺激型假肢通常被成年人使用,但英国林肯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开发出更小的新设备,是第一个将同样的技术转换到适合幼儿使用的尺寸的设备。在此之前,为两岁以下的儿童生产假肢不仅造价昂贵,而且一直被认为是有问题的,因为儿童的快速生长意味着这些假肢需要经常更换。通过使用3D打印技术,SIMPA(软抓式婴儿肌电假肢)比传统的假肢制作成本更低,而且可以根据孩子的需要定制尺寸,而不需要传统的石膏铸造技术。现有的儿童假肢的另一个问题是高排异率。早期的功能性肌电装置的安装已经被证明可以降低这种排异率,这是可以通过使用新的SIMPA装置来实现的。林肯大学工程学院的高级讲师、该项目的首席工程师哈立德·戈赫尔(Khaled Goher)博士说:“许多传统的主动式假肢不适合幼儿使用,因为它们非常耗时,而且很重。我们提出的系统将使用一个带有运动传感器的七通道儿童臂环,使婴儿受益并熟悉主动假肢,有证据表明,越早接触,假肢越有可能被接受并在一生中使用。”“到目前为止,该装置已经通过一系列日常用品,包括玩具、瓶子和积木来测试抓握力和有效性,但该项目的下一阶段是在幼儿身上测试原型设计。”戈赫尔博士补充说:“我们计划使用算法训练,利用游戏与幼儿进行互动,并将系统调整到‘臂带采集信号’的状态。”来源:前瞻网
发布时间: 2020 - 01 - 15
来源:
光电传感器的检测模式分为如下几类:对射式、反射板式、偏振反射板式、直反式、宽光束式、聚焦式、定区域式和可调区域式。其中,直反式、宽光束式,聚焦式、定区域式和可调区域式有时又归类于“光电接近检测模式”(注意:不要与电容式或电感式接近开关 混淆)。对于光纤传感器,如使用对射光纤,则为对射式检测模式;如使用直反式光纤,则为接近式检测模式。超声波传感器分对射式和接近式两种检测模式。1、对射式对射式检测方式的发射器和接收器相互对射安装,发射器的光直接对准接收器。当被测物挡住光束时,传感器输出产生变化以指示被测物被检测到。对射式是最早使用的一种光电检测模式。在调制光出现之前,发射器和接收器的对准是一个很大的难题。今天,对于使用高能调制光的光电传感器,将发射器和接收器对准已非常容易。2、反射板式反射板式的检测模式中,一个传感器本身既有发射器又有接收器。发射器发射光照到反射板上,反射光再返回接收器上。当物体挡住光束时,被测物就被检测到了。反射板式传感器的检测距离为从传感器到反射板的距离。其有效光束通常为锥形,从镜头边沿到反射板边沿。特殊情况下与此不同,如:当传感器离反射板太近时,光束不能全部覆盖整个反射板;或者发射光为激光 光束时。在这些情况下,有效光束的尺寸扩展不到反射板的整个面积。3、接近检测模式接近检测模式的光电和超声波传感器是通过检测从被测物反射回来的能量来判断是否有被测物。例如,当超声波传感器接收到被测物反射回来的声波时,被测物就被检测到了。这种传感器的发射器和接收器是组装在一起的,且在传感器的同一侧。在这种检测模式中,当被测物出现时,它把一定数量的光反射回传感器而不象对射式检测模式中是把光挡住。光电的接近检测模式又分为以下几种检测方式:直反式、宽光束式、聚焦式、定区域式和可调区域式。4、直反式光电传感器中,直反式传感器是一种常用的检测模式。在这种方式中,发射器发出的光以多种角度...
发布时间: 2020 - 01 - 13
来源:
好消息,在2019年摸爬滚打了一年的你,在2020年,将迎来摸爬滚打的又一年。为了让您在物联网行业快速成长,早日实现个人价值以及企业价值,这儿有一份2020年传感器发展指南,愿您有所收益。1、智能传感器、MEMS传感器成为企业发展重心在结构型传感器、固体型传感器已经无法满足数字化时代对于数据采集、处理等流程的高需求之时,智能传感器、MEMS传感器最近几年都十分热门,在微小型化、智能化、多功能化和网络化的方向逐渐走向成熟。尤其是在2019年底,上海启动打造智能传感器产业基地,重点发展MEMS工艺,涵盖力、光、声、热、磁、环境等多种类传感器,这也标志着未来国内将在智能传感器、MEMS传感器领域发力。2、传感器与集成电路融合发展将成为我国传感器制造重要趋势传感器属于集成电路的细分领域,但是区别甚大,传感器的柔性化定制需求较大,并且研发周期较长,材料以及工艺较为复杂,大规模生产能力较弱。在未来,通过设计工具、模型表达、可测性设置以及工艺整合等途径向集成电路靠拢,可利用MEMS和集成电路Ansys、Candence定制仿真平台的集成融合;同时,建立传感器生产制造的IP模型,实现规模化量产;再而采用素质化测试方式,实现数模的机理转化;通过利用这些适合国内国情的发展模式,实现传感器从设计到制造的快速升级。3、企业细分垂直化,独角兽和隐形冠军逐渐浮出水面国内传感器企业规模主要偏向中小型,在研发支出、创新能力上有限,而且获得的政策扶持力度上也不大,深耕垂直领域的企业众多。再加上,由于国内目前物联网、工业4.0市场规模过于庞大,且需求碎片化,这些垂直领域的企业在市场有序化之前,对于自身业务拓展可能处于保守态度,继续发展原有业务。在“一口吃不了一个大胖子”的格局下,我们将会在2020年,看到更多在原有业务领域发展壮大的隐形冠军,以及创新环境下涌现出来的独角兽。4、传感器国产率将稳步上升传感器作为...
发布时间: 2020 - 01 - 10
来源:
机器人技术最早用于工业领域,但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和各行业需求的提升,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MEMS技术等新技术发展的推动下,近年来,机器人技术正从传统的工业制造领域向医疗服务、教育娱乐、勘探勘测、生物工程、救灾救援等领域迅速扩展,适应不同领域需求的机器人系统被深入研究和开发。 美国波士顿动力公司的人形机器人,资料图 广义上,机器人包括一切模拟人类行为或思想以及模拟其他生物的机械,如机器狗、机器猫等。目前,智能机器人已成为世界各国的研究热点之一,成为衡量一国工业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可以说,过去几十年,机器人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大大推动了人类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并逐步形成了机器人的产业链,使机器人的应用范围也日趋广泛。在机器人崭露头角于工业生产的同时,与机器人相关的技术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在这一发展历程中,传感器技术如影随行,密不可分。196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Lincoln实验室把一个配有接触传感器的遥控操纵器的从动部分与一台计算机联结在一起,这样形成的机器人可以凭触觉决定物体的状态。随后,用电视摄像头作为输入的计算机图像处理、物体辨识的研究工作也陆续取得成果。1968年,美国斯坦福人工智能实验室的J.McCarthy等人研究了新颖的课题——研制带有手、眼、耳的计算机系统。于是,智能机器人的研究形象逐渐丰满起来。20世纪70年代以来,机器人产业蓬勃兴起,机器人技术发展为专门的学科。工业机器人首先在汽车制造业的流水线生产中开始大规模应用,随后,诸如日本、德国、美国这样的制造业发达国家开始在其他工业生产中也大量采用机器人作业。后来,机器人朝着越来越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同样的,这种机器人带有多种传感器,能够将多种传感器监测得到的信息进行融合,从而有效地适应变化的环境,具有很强的自适应能力、学习能力和自治功能。智能机器人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可编程试教...
发布时间: 2020 - 01 - 08
来源:
智能手机上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功能,背后都离不开传感器的默默支持,不论是指纹识别、运动计步还是GPS导航等等……那么,智能手机的最新趋势有哪些?又有可能带火哪些传感器?现在的智能手机传感器有哪些:光线传感器(Ambient Light Sensor)光线传感器类似于手机的眼睛。人类的眼睛能在不同光线的环境下,调整进入眼睛的光线,例如进入电影院,瞳孔会放大来让更多光线进入眼睛。而光线传感器则可以让手机感测环境光线的强度,用来调节手机屏幕的亮度。而因为屏幕通常是手机最耗电的部分,因此运用光线传感器来协助调整屏幕亮度,能进一步达到延长电池寿命的作用。光线传感器也可搭配其他传感器一同来侦测手机是否被放置在口袋中,以防止误触。距离传感器(proximity sensor)透过红外线LED灯发射红外线,被物体反射后由红外线探测器接受,藉此判断接收到红外线的强度来判断距离,有效距离大约在10米左右。它可感知手机是否被贴在耳朵上讲电话,若是则会关闭屏幕来省电;距离传感器也可以运用在部分手机支持的手套模式中,用来解锁或锁定手机。重力传感器(G-Sensor)透过压电效应来实现。重力传感器内部有一块重物与压电片整合在一起,透过正交两个方向产生的电压大小,来计算出水平的方向。运用在手机中时,可用来切换横屏与直屏方向,运用在赛车游戏中时,则可透过水平方向的感应,将数据运用在游戏里,来转动行车方向。加速度传感器(Accelerometer Sensor)作用原理与重力传感器相同,但透过三个维度来确定加速度方向,功耗小但精度低。运用在手机中可用来计步、判断手机朝向的方向。磁(场)传感器(Magnetism Sensor)测量电阻变化来确定磁场强度,使用时需要摇晃手机才能准确判断,大多运用在指南针、地图导航当中。陀螺仪(Gyroscope)陀螺仪能够测量沿一个轴或几个轴动作的角速度,是补充MEMS加速度计...
发布时间: 2020 - 01 - 06
840页次9/168首页上一页...  45678910111213...下一页尾页
0755-82908211 info@sensorstech.com 耐特恩公众号
友情链接:    必优  |  必优网  |  华创测试  |  多分量传感器  |  力传感器  |  压力传感器  |  扭矩传感器
Copyright © 2022 深圳耐特恩科技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
ignore
5
电话
    ignore
6
二维码
    ignore
分享